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上周,在A股和港股整体调整之际,债市出现回暖,部分债基更是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出现较为明显的业绩“回血”。与此同时,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有所下跌。
对于近日债基行情回暖,有基金公司认为,债市近日反弹背后,一方面,3月18日至20日的公开市场净投放逐步缓解了资金面压力;另一方面,美国关税政策等新情况导致权益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展望后市,债市趋势有望维持,但行情扰动因素也会增多。
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绝大多数纯债基金产品近一周均实现正收益,多只基金在上周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其中,长期纯债基金表现尤为突出,超过40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近一周涨幅超过1%。
国泰惠丰纯债、华泰保兴尊益利率债以超1.8%的周收益率位居前两位,两只基金仅4月3日涨幅便超过1.2%。根据2024年年报,前者总规模超27亿元,持有24特别国债06、24特别国债01、24二级资本债01A、24恒丰银行二级资本债01、24晋能电力MTN004等5只债券;后者总规模超1.8亿元,持有23附息国债09、24特别国债04、20进出05、24特别国债06等4只债券。
从净值走势来看,上述两只基金几乎都已修复自今年3月初以来的跌幅。实际上,这并非个例。数据显示,多数纯债基金均遵循这一走势,历经3月初至3月17日约半个月时间下跌后,基金净值在3月18日后持续回血,并在4月初的3个交易日里快速拉升,部分基金净值甚至超过3月初的相对高点。
天相投顾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债券型基金连续三年实现利润为正,2024年利润较2023年增长超70%,达到约4102亿元。
“跷跷板”效应再现
债基强势“回血”趋势下,股票型基金出现明显回调,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截至4月6日,除了部分医药和农业主题基金近一周收益为正外,超八成股票型基金近一周收益为负,其中超过200只基金近一周跌幅超过3%。
这在今年早已不是头一次上演。在刚刚过去没多久的大科技强势行情里,DeepSeek、人形掀起科技股投资浪潮,多只相关个股股价屡创新高,部分基金在短时间内便实现超60%的收益率,而债基急转直下出现快速回调。
有基金经理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债“跷跷板”效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规律,其更多发生在存量博弈市场中,当市场资金池子足够大甚至出现流动性外溢现象时,“股债双强”局面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谈及近日债基“回血”,有基金人士分析称,央行在3月18日至20日连续3天公开市场净投放,逐步缓解了资金面压力,叠加外部扰动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这些促使债市出现修复行情。
展望后市,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震荡或可能是2025年债市的主基调之一。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或许不应只局限于权益或债券等某一类资产,搭建具有对冲价值的投资组合不失为应对市场波动和风格轮动的有效措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上一篇:公司上市时间解析
有话要说...